創作《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》一開始的起源是我很喜歡吃白斬雞、油雞,但是卻常咬到碎骨感到困擾(家人還因為咬到碎骨而牙齒裂開看牙醫花了不少錢)
有一次我又再度的咬到碎骨痛不欲生,覺得為什麼台灣人容忍度這麼高?於是就想到~~~我都那麼常咬到碎骨了,在國外習慣吃沒有骨頭的料理的外國人(在國外除了豬肋排或炸雞腿之外,骨頭是不上桌的)來到台灣品嘗各種台灣美食不就更容易受傷?如果因為這樣傷到牙齒對台灣印象不好怎麼辦?
所以就開始創作一系列沒有人提過的、希望外國人特別小心注意台灣料理的圖文,主要是想點出我們自己太習慣而忽略對外國人提的一些雷點。然後不知不覺的就變成專門介紹(吐槽)台灣小吃為主,笑笑就好,不用太認真www
我畫的便當配菜(對不起啦,是我比較難養)有好幾道配稀飯都很好吃!像茄子我也從小吃到大都不膩,直到一道一道都被廚藝糟糕的店家雷到之後就變成看到都會怕了……
先講可怕一點,然後外國人實際吃到之後覺得「其實很好吃耶!」當然是最好的(爆)~~~無論如何,如果可以因此讓便當店良性競爭、研發更多超好吃配菜,我一定會邊吃邊感動到哭!